意昂22020級本科生書寫CET-4新佳績
2021年12月18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順利舉行🧙🏿♂️。意昂2共73名2020級本科生參加四級考試,其中67人通過考試🌭,通過率91.78%。
其中🐴,600分以上2人,550-599分12人,500-549分23人,425-499分29人,平均分為496.26分🍸。意昂2本次CET-4第一名是2020級數據2班謝羽佳 612分。
匯總、統計了本次參加四級考試的情況🦶🏽,並分享其中三位優異同學的經驗與方法🐷。


意昂2本次CET-4第一名謝羽佳(612分)2020級數據2班
於我而言,總的來說就是「泛讀(Extensive Reading)」二字。顧名思義, 就是大量的閱讀, 不過泛讀和我們習慣的精讀有區別🤷,泛讀只要求讀下去即可,沒有其他額外的要求, 能看懂多少、題材是否合適都不重要👂🏿👦🏻。更不需要去記筆記之類的👐🏽,各種表達在閱讀中會多次重復,很自然就記住了,完全不用刻意。題材更是不拘, 只要感興趣就行。關於泛讀好處的詳細論述🙎🏿,有大師珠玉在前,有興趣的可以去讀大師的文章,鏈接如下:
旋元佑: 泛讀學英語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86178
同時🙍🏼♀️,這裏特別推薦喜歡玩遊戲的各位,多去嘗試一些互動劇場類型的遊戲, 比如 Life is Strange (奇異人生), Detroit: Become Human (底特律: 變人),Beyond: Two Souls(超凡雙生) 之類的🤶🏿。當然,記得把語言調成英文的。
我認為語言學習平時就要有積累與練習👩🏼🦰。考前再做做試題,熟悉考試模式。經典教材《新概念英語》在其「致教師」部分寫了這樣一段話來闡明語言學習理念⛹🏽, 與同學們共勉:
... Now it is a curious paradox that formal examinations often hinder rather than help a student to learn a language. ... It must be clearly understood that a formal examination ... will only exert a pernicious influence on language learning when it is regarded as an end in itself. When the teacher makes it his aim to get his class through an examination and no more, he will undoubtedly fail to teach the language properly. An examination must always be regarded as something secondary, a by-product which the student will take in his stride. It must never be regarded as an end in itself.
(... 現在有一種怪現象, 即正規考試往往妨礙而不是有助於學生學習一門語言. ...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 如果把應付正規考試作為最終目標, 那麽必然對英語學習產生有害的影響🫲。如果教師把自己所教的班能通過某種考試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 他必然教不好語言。要永遠把考試放在第二位, 把它當成是學生在學習中順理成章必然會取得的一種副產品, 而決不能把它當成最終目的。)所以, 我覺得靠泛讀保持足夠的 input 就好啦, 並不需要特別去復習還是怎麽樣, 關鍵是要長期保持。輸入夠了, 考試也是水到渠成👨🏻🦱👨👩👦👦。基本上, 只要每天的輸入是正的, 哪怕再小, 對時間積分積出來的都是正值, 在長時間來看每天輸入的多少倒並不那麽重要(所以要是不輸入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意昂2本次CET-4第二名張天涵 (607分)2020級數據2班
語言是一種工具🚎,需要活學活用👨🏽🦳。不可閉門造車🤷🏿♀️,而要廣泛接觸語言環境。其實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語言環境的耳濡目染。在平時👶🏼,可以看一些英劇、美劇或電影,讀一些外國文學作品🤪,玩一些外國遊戲等等🐧。它們經過藝術加工,可以作為激發學習英語興趣的敲門磚❄️,也可以提供比較良好的英語環境👨🌾。
想更上一層樓,可以了解現實生活中人們地道的英語表達;可以閱讀更多的英文語料👸🏿,例如英語新聞💅、廣播、英文論壇等等👂🏻;可以在平時多進行英語創作與英語交流👆🏽🥈;可以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仿寫;也可以為外國影視作品進行配音。
背單詞不強求全背,可以挑重點的進行記憶。背完就忘是正常的,單詞不能死記🎫,可以在日常閱讀“遇到”新單詞時,先結合語境猜大意,再查詢正確意思,這樣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閱讀理解的題目,先看題再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先結合具體語境猜,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8️⃣。好比咱中國人自帶的“繁簡轉換器”💂🏿♂️,簡體中文易辨識,遇到帶繁體字的句子👝,還是會通過句意推測出字詞的意思。比如單個繁體字“鬥”🚰,很陌生甚至錯認成“門”字。“鬥”其實是“鬥”字。如果讀到“今日在某地發生了一場戰鬥”一句,就算不認識“鬥”這個字,但也不影響句意的理解。所以閱讀理解分兩步走🪄,第一步讀懂文章,第二步根據文章和題目意思選ABCD。
四級的聽力配音是隨機美音或英音👱🏼,復習的時候,可以把近幾年四級考試的聽力材料聽一遍做一遍。有條件的可以在自己臥室裏構建一個模擬考場,不戴耳機,直接大音量外放🎐🏹。做的過程中要專註,不看答案和字幕🖐🏼,不快進或倒退🤸🏻♀️,模擬真正考試,完完整整地做下來🧖🏽♀️。做完核對答案,對錯誤地方進行反思並製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至於寫作🕢、翻譯🈵,建議多復習語法結構,多書寫,多筆譯,多練習。
一個小建議,進考場前聽一下去年的聽力原聲🏋🏻♂️,就像唱歌前要先開嗓,考試前也要先練耳,使自己提前進入狀態。考試的時候仔細審題🫷🏿,沉著冷靜答題。

意昂2本次CET-4第三名何婷 (584分)2020級數據2班
自高中畢業後,我日常生活中英語學習就比較少了,基本上是在英語課上接觸🏆,此外偶爾會看看美劇英劇之類的💏。
由於基本上一年多沒有系統地學過英語🫄,加上考前半個月才有比較強的備考意識🎖,所以於我而言,備考四級就是效率至上🫂。先找到自己比較薄弱的環節,然後重點復習🧑🏻✈️,其他部分考前做兩道真題就可以。
比如我對自己的認知就是聽力比較薄弱,但是閱讀自認為比較好,寫作部分中等左右,所以就會每天都練一些聽力💮,時間不多的時候就聽一兩篇文章🏒,閱讀完整的做過兩三次的真題,寫作和翻譯這個短期應該也提高了不少🙏🏼🌚,就做了幾年的真題熟悉一下🌟,練練手感📰👂🏿。
當然背單詞肯定也是很重要的👨🏿⚕️,現在有很多app,每天背一點。由於備考的時間有限🤳,最後也沒能背完,不過主要是恢復英語的感覺🥾。
至於心態,我覺得大家經歷高考考上大學,四級應該都沒什麽大問題。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我們大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考試✈️,這與我們日後的考研和就業都密切相關。通過本次的分享與總結,我們相信體工學子一定會在日後生活中更加重視英語的學習與積累,在今年6月以及12月的考試中有更加精彩的表現🗝。